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普門寺閱讀研討會 探討《星雲大師全集》演講集《佛法與義理》

教育人文

字級

普門寺閱讀研討會 探討《星雲大師全集》演講集《佛法與義理》

【人間社 張彬彬 台北報導】 2023-04-10
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、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主辦,以探討《星雲大師全集》演講集《佛法與義理》為主題的「2023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」,4月9日在佛光山普門寺舉行,近440位愛書人在共讀中薰習善法,在以法相會中與星雲大師接心、開啟智慧。

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勉眾,大師在各地弘法,《演講集》出版也有35年以上,欣逢普門寺落成40周年,期許大家多閱讀《星雲大師全集》,讓大師的法身舍利永銘於心。

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表示,普門寺走過40年,信徒弘法與護法的道心堅定,佛教需要生力軍,期許大家要不忘初心、接引下一代親近善法、弘揚人間佛教善美理念,讓法輪常轉。

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永餘法師導讀《佛法與義理》中佛教對命運、神通、知見、行為、因緣與因果等看法時提到,佛教的知見分為四念住、四依法、三法印與八正道。佛陀是因緣法的發現者,因緣有四種層次,分別是正見、因緣、空與般若,生活上會有困擾,是因為知見與想法不同。佛教徒要涵養正知正見,才能明因識果,更要廣結善緣。

佛光山普門寺監院妙旭法師導讀《佛教奇理譚》、真諦與特質時談到,佛教的真諦為三法印、四聖諦與十二因緣,三法印用以辨別佛法的真偽,苦是世間實相,要找到原因、尋求滅苦之道。不明白真理叫「無明」,才有許多行為造作,產生業種子,讓生活時時在「十二因緣」中流轉。佛教奇理譚與一般常理不同,大師也將其帶到佛法的真理。

主題論壇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石娟娟主持,禮請滿方法師、永餘法師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與談,針對書中哪個主題對自己最有啟發、大師的弘法與傳統有哪些不同、與在體認「人間佛教」後,在弘法與生活中有什麼改變等議題,分享智慧與經驗。

滿方法師提到,大師弘法理事圓融,具有人間性、生活性與時代性,其身教「心甘情願」與「OK人生」,即是菩薩行者最佳典範。閱讀《星雲大師全集》開卷有益,普門寺法師用5年時間導讀,獲益良多。

「大師是緣起法的實踐家!」永餘法師談到,大師接受因緣、等待因緣、培養因緣、創造因緣,創建佛光山,期許自己成為大師的千百億化身、給人因緣,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面對修行中的考驗,「空性」思維是最大力量。

覺多法師提及,大師弘揚人間佛教,用積極的方式來詮釋佛法,教導大家如何轉念,力行三好與四給,用佛法的思維來過生活,期許大家要實踐人間佛教,方能與佛同行、與大師的精神同在。

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劉珍齡帶領討論回饋時信眾分享:「透過共讀,讓自己更瞭解因果、體悟緣起,學習如何轉煩惱為菩提;學佛讓自己充滿希望,佛光會是大福田,要好好耕耘、時時創造更多善因好緣。」

司儀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李淑芳,叮嚀要填寫問卷,為學習留歷史。
12345678910第1 / 417頁
追蹤我們